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薄膜中残留/过量的碘化铅的形成不利于器件的稳定性。然而,对残留/过量碘化铅及其分布对钙钛矿降解的影响的了解仍然不足。鉴于此,2023年3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刘宗豪&贵州大学张正平于EES刊发消除掩埋界面附近不稳定的残留碘化铅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的研究成果,验证了掩埋界面附近残留的碘化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钙钛矿的稳定性。通过使用预嵌入混合A-阳离子卤化物策略,将掩埋界面附近残留的不稳定碘化铅转化为更稳定的三维钙钛矿,以提高稳定性。此外,该策略可以平衡掩埋界面附近甲脒基钙钛矿的晶格应变,抑制有害的α相到δ相变并提高钙钛矿相稳定性。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模组的功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4.26%和20.97%。此外,太阳能电池在一个太阳光照射下运行1000 小时后仍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4.7%。




